宜春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石油战升级!印度日本果断抛弃美国,八大产油国为何制裁欧美?

2023-06-15| 发布者: 宜春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引言八大产油国集体减产,石油价格或将持续走高!据俄罗斯权威媒体塔斯社报道,由沙特和伊拉克领头的世界八...

引言

八大产油国集体减产,石油价格或将持续走高!据俄罗斯权威媒体塔斯社报道,由沙特和伊拉克领头的世界八大产油国,将于2023年5月开始执行石油减产计划。预计此次减产将持续到2023年年底,减产规模约为116万桶/天。

毫无疑问,如此大规模的减产石油,势必会抬高油价。油价上涨了,其他大宗商品也会跟着涨。可我们都知道,此时欧美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通胀危机,商品价格压都压不住。

如今,产油国又集体减产,这对于欧美各国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么问题来了,这八大产油国不顾欧美反对,执意要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减产,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任何团体的联合行动不外乎两个字:利益。当然,这些产油大国也不例外。据统计,在4月3日八大产油国集体宣布减产后,仅一天时间,WTI和布伦特两大原油期货主力就大涨7%,布伦特原油的价格达到了85美元一桶。

所以不难看出,石油这种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可有意思的来了,面对急速上涨的油价,这八大产油国似乎一点也不动心。

非但如此,它们还联合俄罗斯,不断地制定减产计划。并且,这些国家多次声明,要将减产持续到2023年年底。

从市场的客观规律来看,产油国联手抬高油价,那决定减产周期的只能是油价涨幅。可这些国家在油价未知的情况下,就计划每天几十万桶的减产,而且这一减就是一年。

要知道,大多数产油国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卖石油,如今它们玩了命的减产,本国经济势必会受到影响。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说他们是为了稳定油价,确实很难让人信服。

既然从产油国的利益出发找不到答案,那就换个角度,看看减产石油谁的利益损失最大。放眼整个世界,强烈反对石油减产的就是一众欧美国家。

众所周知,从2020年开始,欧美国家的通胀率就一路攀升,部分国家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为了降低通胀,欧美国家是眼巴巴的盼着石油增产降价。这些产油国却在这个时间点减产,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要狠狠制裁一下欧美,而这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美国平抑石油价格。

2022年,受俄乌战争影响,欧洲各国响应美国号召,主动制裁俄罗斯。因此,占尽地利的俄罗斯石油就无法畅销欧洲,欧洲也急需下一个卖家。

另一方面,由于近些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国际原油需求不断降低,各大产油国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机。

很明显,欧洲市场的空缺与产油国的过剩产能形成互补。对于各大产油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释放产能的绝佳机会。

可出乎意料的是,欧洲各国碍于和美国的盟友关系,竟不惜花费高价,购买美国石油。这就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原则,其结果就是欧洲各国的生产成本急速飙升。所以,欧洲的通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咎由自取。

另一方面,美国人也真的是不留余地,他们不仅卖完了自己的剩余产能,更是一口气出售了两亿多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一举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石油的最大输出国。

毫无疑问,美国如此大规模的往国际市场中塞石油,石油价格自然跌至谷底。虽说美国此举是为了降低自己的通胀,但也算是彻底掀翻了其他产油国的饭桌子,无奈之下,这些国家只能减产。

当然,除了美国平抑油价以及抢占市场会带来损失外,美元加息也会使这八大产油国产生巨额亏损。

历史上美国曾数次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其一贯的做法就是给美元加息。美元加息就意味着借贷减少,流动性减弱,市场上的钱大量涌入美国银行,那你物价就涨不上去。

这种情况下,美元不但不贬值,反倒会升值。而石油作为美元的锚定物,美元升值,那就意味着一桶石油能换到的美元就更少了。

据统计,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美元累计加息475个基点。如此夸张的数字折合成美元升值率,再强加到成千上万桶的石油上,那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别看美国现在实行货币紧缩的政策,等到国内通胀有所好转,那美联储会马上拿着加息得来的美元,来抄产油国的底。

而这八大产油国减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经济损失。

当然,适度减产确实可以降低经济损失,就像这八个国家中的哈萨克斯坦以及加蓬,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每天减少个几千桶最多上万桶,那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像沙特以及伊拉克等几个阿拉伯国家,它们动辄就是几十万桶的减产,这早已不是一点钱的事了,这些阿拉伯国家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引爆欧美通胀。

此外,这几个阿拉伯国家还明确提出要去美元化,要让美军离开中东,俨然一副不死不休的局面。

而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元结算石油是美元霸权的基础,这是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同沙特等国定下的规矩,美国与这些阿拉伯国家共同维系至今。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阿拉伯国家为什么突然转向?非要和美国碰一碰。

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其实,这些阿拉伯国家与美国之间始终有着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疤。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二战导致列强对于殖民地的统治日渐松散。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反殖民情绪日趋高涨,再加上阿拉伯人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

于是,阿拉伯各大兄弟国纷纷呼吁要形成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1945年,一众阿拉伯国家在开罗签署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阿拉伯联盟正式成立了。

要知道,阿拉伯联盟可非同一般。这个联盟掌握着全世界最大的能源宝库,占据着东西方来往的要道。

一旦形成统一的权力机构,那就有能力同美国叫板。美国人自然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为了阻止阿拉伯统一,美国人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美国瞅准了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他们决定帮助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用于控制中东局势。

于是,美国先是在经济上扶持以色列,之后又操纵着联合国将巴勒斯坦南部的内盖夫沙漠分给了以色列。

最后,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于1948年成功建国,而巴勒斯坦南部也就是连通北非与阿拉伯半岛的陆上通道全部被斩断。

至此,本有机会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经过美国一系列操作,被强行分割为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两个部分,再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

当然,美国此举也彻底触怒了阿拉伯人。于是在以色列建国之际,阿拉伯联盟就发动了战争。在战争初期,虽然以色列被阿拉伯联军打的节节败退,但最终结果却是阿拉伯联盟不敌以色列。

这些阿拉伯国家非但没有达成收复疆土的目标,还反倒失去了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究其原因,也不外乎美国对以色列的大力支持。

在此之后,阿拉伯联盟与以色列又进行了几次战争,但都因美国的干预而失败。无奈之下,阿拉伯国家只能放弃。

阿拉伯人虽妥协了,可美国人并不打算就此罢手。1973年,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失去黄金作保,开始迅速贬值。

因此,美国急需寻找黄金的替代品,而石油简直是为美元量身定做的锚定物。于是在10月26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亲自飞往中东。

而他此行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达成美元结算石油的战略构想。

基辛格访问中东的第一站就是沙特,在此期间,他不止一次的恐吓沙特王室。基辛格先是列举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政变,指出推翻王室的统治已不再是一件难事。

另外,他又话里话外的提及,有不少强国对沙特的石油已是虎视眈眈。并且,基辛格还透漏出美国国内想要同沙特动武的消息。

这一下可吓坏了沙特王室,没等美国人张口,沙特就率先提出要同美国建立互助协约。

而美国也趁机要挟沙特用美元结算石油,并且,还要让沙特说服其他几个中东产油国也使用美元结算石油。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规定这些产油国,必须要用挣来的美元来购买美国国债,或是与美国企业联手在中东投资。而美国所能提供给他们的,只有一些安全保障。

很显然,这是一份霸王条款。可碍于美国强大的军力,无奈之下,这些阿拉伯产油国只得向美国妥协。

美国在得到这些产油国的支持后,也就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印钱行为,印多印少反正都有石油这个庞大的蓄水池作保。

而对于这些产油国来说,虽然在美国所搭建的美元循环体系中赚了些钱,但这些钱又有很大一部分以国债或是投资的方式,重新回流进美国。

再加上美元影响,以及美国故意压低油价的原因,真正留在阿拉伯人手里的资产,要远远少于石油本身的价值。

因此,这些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是既有国仇,也有家恨。如今,美国一方面被俄罗斯缠住手脚,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通胀危机,这些阿拉伯产油国总算逮到了机会,可不得好好制裁一下美国人。

三、内忧外患众叛亲离

当然,美国干这些坏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产油国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反抗美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国力在衰退。

我们都知道,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美国为了拖住俄罗斯,拼尽全力的支援乌克兰。

据统计,从2022年至今,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援助价值267亿美元,而这些武器装备大都来自于美军库存。

从美军的军库里抽调出如此之多的武器装备,这就导致美军自身的武器储备已无法满足战时需求。早在今年1月份,英国天空新闻网就曾披露,美国的武器储存已严重不足。

更要命的是,由于美国在上世纪末大搞实体经济金融化,其直接后果就是制造业的整体衰败。美国军工制造业也没能幸免。据统计,步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有近两万家军工企业倒闭。

而伴随军工的企业倒闭,美国军火产能也在锐减,所以美国在短时间内无法补齐库存。那这就意味着,美国无力开辟新的战场。这些产油国也明白美国的处境,所以才不惧美国的军事威胁,敢和美国硬碰硬。

当然,美国的拿手绝活除了军事威胁,还有一个就是经济制裁。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制裁也显得力不从心。

早在2010年,中国就以世界工厂的身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人开始意识到不对劲了,于是,奥巴马提出重返亚太,加大对中国的经济制裁。但任凭美国怎么折腾,也无法阻挡中国的发展壮大。

2018年,特朗普不信邪,执意打响贸易战。但是几年下来,中国没垮,反倒是美国被通胀顶到了嗓子眼。

此时此刻世界各国才意识到,除了美国,这世界上还有一个经济增长的引擎,那就是中国。至此,美国军事与经济的两大武器全部哑火,这八大产油国才完全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和美国干一场。

2023年,中俄振臂一呼,发起了去美元化浪潮。于是,许多国家都借着中俄的东风,开始摆脱美元的控制。

而在这众多国家中,有美国昔日的敌人阿拉伯联盟,也有美国的盟友日本法国。甚至连平日里摇摆不定的印度,都迫不及待的开始用本币结算。而这八大产油国也算是借着大势,不断争取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


快手双击 https://www.bixuge.com/qqdsw/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春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春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春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