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从柏学士茅屋诗词中取名

2024-08-22| 发布者: 宜春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柏学士茅屋[唐代]杜甫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

柏学士茅屋

[唐代] 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注释:

⑴柏学士,其人不详。 另有七古《寄柏学士林居》。
⑵碧山,指柏学士隐居山中。碧山应该是泛指,即青山。学士,即柏学士。唐朝时学士职位一般至少为五品,六品及以下的称为直学士。银鱼,指唐朝五品以上官员佩戴的银质鱼章。
⑶白马,见《后汉书》卷27:张湛常骑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这里用来指代柏学士。身岩居,指在安史之乱中,逃到这里的山中居住。此句可以与《寄柏学士林居》的天下学士亦奔波参看。仇兆鳌注:银鱼见焚,白马却走,遭禄山之乱也。
字放到最后,是为了对仗的需要。此句顺说就是,古人已用足三冬。农历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古时人们认为冬季是用来读书的时间。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
⑸年少,指住在这里的柏学士子侄,一说指柏学士本人。开,开卷,指读书。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国古代在隋唐以前的书,主要是竹简和帛书。到了杜甫所在的时期,一般是手写的卷轴纸书。由于行格疏阔,字体又大,每卷字数并不太多。《史记》平均每卷四千字左右,《魏书》平均每卷六千余字。
⑹这句化用了北周 《轻举篇》的句子俯观云似盖。团,意为圆,在此形容倾盖。团作为字解,也见于其他唐诗,例如 《《放言五首·其一》》荷露虽团岂是珠, 《忆江上吴处士》蟾蜍亏复团等。
⑺这两句描写了柏学士茅屋的外景。仇注:云如倾盖之团,言其浓。水似决渠之溜,言其急也。
⑻五车书,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喻指读书多,学问深,例如唐 《戏赠张五弟湮三首·之二》: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简析:

《柏学士茅屋》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鲜明的对比开篇,一方面描绘出学士焚弃象征荣华富贵的“银鱼”符印,另一方面写他骑白马返回山岩居处,远离尘嚣,专心学问;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强调学问的积累需要时间和勤奋;颈联转而描绘学士居所的环境;尾联是此诗的点睛之笔,直接阐述了富贵与勤奋、学问之间的关系。全诗既表达了对学问的尊重和追求,也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精神振拔,内涵丰富。


从诗词《柏学士茅屋》提取的高分名字如下:
  • 学士(xué shì): ,学家的意思是指学习或学问,以及通过做学问而形成的学派,或学习的场所学校等。作人名用时,也指学问或学习、模仿。 ,优良、优秀;对人的美称;知识分子的通称;未婚的男子。
  • 晴云(qíng yún): ,天空无云或云量很少,跟"阴"相对。天气晴朗。 ,云在古代有两种写法,一是云,意思有说话,如熟语子曰诗云;一是霎,指云彩。现代汉语里则简化统一为云。人名用云字,一般是取云彩的意义。

——起名网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春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春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春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