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像一位公主,舞动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寒风;冬天像一位巧匠,挥舞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冬天像一位魔法师,旋转着魔棒,幻化出飞扬的雪花;冬天像一位时装设计师,用独具的眼光,为大地披上雪白的衣裳;冬天像一位音乐家,用灵巧的双手,谱写着风的乐章。 冬像一位魔术师,因为有了冬,大地才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有了“秋月杨明晖,冬岭秀寒松”。 一年级下册语文 常常在有家产的日子想到今后可能无家产,不要等到破产以后再来回忆当初有家产时的景况。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在你真正应用知识于实际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学的知识不够;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不会知道它的难处的。 《文言文两则》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拓展积累】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是中国儒家经典典籍,为“四书”之一,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第三周 立春zī [宋] 王镃 泥牛①鞭散六街②尘,生菜挑来叶叶春③。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④让柳条新。 【注释】 “泥牛”即春牛,旧时打春仪式上所用的土牛。 “六街”指唐宋京都宫门外左右各三条中心大街,后来泛指京城大街和闹市。 春:旧时习俗在立春日做春饼、生菜。 合,应当,理所当然;让,谦让,闪避。 【大意】 劳动人民硬是把一头庞大的“泥牛”抽打成了弥漫街道的尘土,在立春做春饼的生菜都特别翠绿,春天真的来了!冰雪融化,风儿也不在夹杂着烈列寒气,而是变得温柔起来,“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属于已经过去的严冬,面对春天款款的脚步,梅花还是悄然避让,把这生机盎然的春天拱手让给绿意盈盈的柳树吧! 8、春,是一首歌,抑扬顿挫,是一幅画,生趣盎然,是永远奔跑的旋律;夏,是一支舞,热情奔放,是一层纱,飘逸洒脱,是永远踊跃的精灵;秋,是一首诗,清高孤傲,是一缕泉,冷酷不羁,是永远飞翔的白鹤;冬,是一江雪,寒幽肃飒,是一顷湖,银装素裹,是永远垂钓的智者。 描写冬天的开头 冬天插着翅膀飞来了,带来了美好的事物。它没有春天的欢声笑语;它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它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默默无语,却给人们带来了阵阵欢笑,尤其是下雪以后。 注释: 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鸿鹄(hú):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这里读zhuó。 之:第1个“之”是“的 ”意思,第2个“之”指弈秋的话 ,第3个“之”指弈秋的教导 ,第4个“之”指天鹅 ,第5、6个“之”指前一个人,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弗若:不如。 为:因为。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里读yú。 然:这样。 第四周 惠州一绝 [宋] 苏轼 罗浮山①下四时春,卢橘②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③人。 【注释】 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卢橘:橘的一种,因其色黑,故名(卢:黑色)。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 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此句有不同版本,《苏东坡全集》:“不妨长作岭南人。”、《锦绣中华历代诗词选》:“总教长作岭南人”。 【大意】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