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托管 http://www.szadweb.com 射电望远镜是现代天文学中最为常用的天文仪器之一,它可以探测到天体发射的射电信号,并转化为可观测的数据。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世界上相继建成了众多大型射电望远镜,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和中国的FAST。 然而,这两个项目的命运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科学探索、技术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具体展开,探讨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为何从日益壮大到最终被废弃的原因,以及中国FAST建设的成功原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辉煌历史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于1947年开始兴建,1949年开始运行,口径为305米。经过多次扩建,1973年达到350米,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曾经在太阳系以外,发现了包括类星体、脉冲星在内的众多天体,并参与了多项重大天文发现,如脉冲星的第一次发现、引力波的探测等。此外,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还向外太空发射过人类DNA信息和太阳系构成信息。 二、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衰落路程 然而,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射电望远镜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非常高,需要巨额经费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该望远镜的技术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新一轮天文科学的需求。最后,两次电缆事故对望远镜的损害非常严重,使望远镜的反射盘不得不被关闭,无法进行有效观测。 美国政府在相关领域的投资也明显不足,去年美国政府部门因资金短缺而曾经发生多次停摆事件,科研经费一度降低。加上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已经历时几十年,一些设备已经过时不能维修或更新,维修费用难以承受。因此,美国政府对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维护和更新逐渐失去耐心和热情,最终导致了这个科学巨头的萎靡不振和废弃。 三、FAST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在射电天文学领域的发展不亚于美国。2016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口径为500米。FAST采用了球冠面抛物面衍射反射面设计,卫星的天线面积约为30个足球场大小。它的接收灵敏度比目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还高出10个数量级。 FAST的建设始于2010年,整个建设周期长达六年,共耗资十多亿元人民币。为了不影响天文观测,FAST的建设遵循了自然、生态、环保的策略,考虑了噪音、灯光和废弃物的问题。FAST的建成,为中国射电科学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FAST自建成以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FAST,科学家们探测到了已知的最重的中子星等多项重大成果。同时,FAST还成为了许多国际大尺度射电观测项目的合作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