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复升学网 热闹不断的2023年上海车展终于是落下帷幕了!回顾这次的上海车展,可以看到很多的车企——特别是新能源车企都在推出全新的车型和配置,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然而随着不断推出新车型,有个问题却不容忽视,那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看着欣欣向荣,却还有106万辆的库存车积压。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库存?如果连“内忧”都没有解决,新能源车的未来到底要如何和燃油车博弈呢? 新能源车的库存压力 在上海车展结束之前,乘联会公布了一组数据。 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大概是666.5万辆,包括了出口车型的61万辆。但是和这个数据对比强烈的是,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车的全年上险量累计量只有524.9万辆。 就算是去掉了出口海外的新能源车,这也意味着直到2022年底,依旧有80.6万辆新能源汽车没有上牌。因为这些车都没有被销售出去,或者是虽然批发出去了但是并没有被注册,依旧被压货在经销商处,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库存车。 乘联会的数据还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的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内的零售量是148万辆,但是第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的上险量却只有122.3万辆。也就是说,光是今年第一季度,就又新增加了25.7万辆的新能源库存车。 截止到四月底,至少有106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的库存积压。 100多万辆新能源车的库存,都是分布在哪些车企? 如果对比我国的主流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的销量,我们会发现一个现实,那就是几家传统的新能源车企的零售量和上险量有着明显的差异。包括比亚迪、埃安、五菱、奇瑞、长安这五家在内的车企。 它们的零售量总和与上险量总和相差了约37万辆,而比亚迪在这两项数据中,相差了足足近22万辆。当然这些数量还是建立在车企公布的数据上,但是其实,车企一般生产的数量只会比公布的数据更多,所以新能源库存车比我们想象的可能还要多。 可以说,现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面对的情况就是,市场看上去很是火热且风头正劲,但是目前依旧有上百万的新能源车的库存在车企手中。 就算是现在的车企销量还在继续,可以消化掉这些库存车,但是所有的车企都没有停止过生产新的汽车,所以长期下去,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库存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 就比如说比亚迪,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的清算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上险量是440798辆,但是同时根据比亚迪的产销报告,比亚迪的第一季度的累计销量是547917辆,所以光是比亚迪一家,在2023年的第一季度就增加了10多万辆的库存。 和这些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库存堆积相比,特斯拉中国和那些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由于采取的是直营模式,订单式生产为主,零售量与上险量的差异并不大。 库存积压下的消费市场 越来越多的库存车积压似乎在释放着一个危险的信号,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消费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势头强劲,毕竟营销可以夸张,但是实际销售量却无法作假。 其实,不只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降低,包括燃油车也是一样的,或者说整个汽车消费市场的走势实际上是低迷的。 如果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无法消化掉越来越多的库存车辆,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将会面临沉重的打击,产能开始过剩的话,汽车的生产风险会越来越高。 与之对应的是,今年的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跌落到了20万元/吨以下。电池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会持续下跌是必然,因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是供小于求了。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并没有真正的带动起来,消费人群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的。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各种概念虽然足够吸引人,但是新能源车的价格依旧是居高不下的,尽管很多的新能源车企说要降价,但是并没有真的优惠到消费者多少。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打出更好更丰富配置的广告,比如说越来越大的中控屏,或者全速自适应巡航、也就是让汽车自己开车,或者宣传的全景天幕、车内的人脸监测、手机的无线电充电,甚至是隐藏式的门把手等,各种花样层出不穷。 配置的丰富确实是新车型宣传的卖点,但是也意味着越来越高的价格和后续的维护价格。而且这些配置看似都非常吸引人,但是在实际的汽车使用中,使用率非常低。 另一方面,上游的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很多的车企都在打降价的广告,让那些原本打算立刻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反而有了观望的心态,想看看在降价的舆论环境下,买哪一家的新能源车性价比更高。 各种因素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的增加有了波动。很多的新能源车企的销量都出现了停滞和下跌,当然,热销的品牌比如像比亚迪、理想和埃安品牌这些,销量依旧是上涨的态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危机? 纵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其实就可以看出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没有那么好卖了。 虽然国家不断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扶持了各种相关的产业,但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汽车消费者们并没有因为现在的宣传而下定决心购买新能源汽车,很多人还是保守地选择燃油车而非新能源车。 毕竟和全国到处可见的加油站相比,现在的新能源的充电装置并没有完全普及,再加上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没有得到改善,特别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问题和充电的设施问题,是很多消费者面对新能源车打退堂鼓的主要原因。 对消费者来说,考虑到性价比和现实使用的原因,是不会轻易的选择新能源汽车的。 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尽管新能源汽车有着环保、驾驶的体验感佳、能源安全的优势,甚至在国家支持下,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产业也是升级中,但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研发技术问题,依旧是限制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电池续航力不足、充电的速度不够快,让很多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无法适应。 新能源车的充电设施也不够完善,充电设施的数量少,且位置单一且集中,导致新能源汽车的隐形成本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力度和速度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被局限。 再加上现在的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正在减少,比如“国补”的取消,让消费者的购买欲下降。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要想自己和传统的燃油车地位抗衡,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新能源汽车要想摆脱危机,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不断更新技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驾驶里程,并且科学布局充电设施,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传统的燃油车抗衡。 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来说,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鼓励措施来推动市场的发展也是关键,同时建设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维护服务体系,以保障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也是需要做的。 总之新能源汽车虽然看上去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由于各种限制性因素的约束,存在着大量的库存压力。新能源汽车要想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各方新能源车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改善消费者对其的产品信任,是它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当然,新能源车企的各种改进,最终获益的是我们的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的你,会选择传统的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呢?又是什么原因呢?你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