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小脑萎缩吃什么药

2023-04-16| 发布者: 宜春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咨询热线:18500149897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会出现走路不稳、言语含糊、肌...

咨询热线:18500149897

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会出现走路不稳、言语含糊、肌肉震颤等症状。小脑萎缩的患者在平时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不要吸烟喝酒,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粗粮,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目前小脑萎缩没有特效药,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延缓脑萎缩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延缓脑细胞死亡的药物或者抗氧化剂类药物。具体用药需要根据病情来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神经营养类药物

1、神经营养因子类:主要包括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在临床中可以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比如小脑萎缩、帕金森病等疾病。

2、神经类药物:主要包括脑蛋白水解物,其中脑蛋白水解物包括脑肽,脑磷脂,脑蛋白水解物等。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脑肽注射液、脑肽软胶囊、脑肽粉等。

3、抗氧化剂类:主要包括辅酶Q10,可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具有一定的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辅酶Q10片、辅酶Q10软胶囊等。

4、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如丙种球蛋白)以及环磷酰胺等。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5、其他类:包括维生素类以及神经营养类的药物,比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E等。这些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帮助患者改善身体机能,缓解症状,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中药

1、补肾填精,滋养脑髓:中医认为“肾主骨”,“髓主脑”,肾气是否充沛是决定智力高低的关键。通过补肾填精的药物可以改善身体气血,滋养脑部,增强脑细胞的活力,促进智力的提升。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等。

2、益气健脾: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不足则不能化生气血滋养脑部。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等。

3、活血化瘀: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行则水湿正常运行。如果体内血液循环受阻,就会影响到脑部的血液供应。血瘀会导致脑部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使脑细胞逐渐死亡。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等。

4、滋阴补肾:中医认为“肾主骨”。如果肾气不足就会导致骨质疏松以及腰膝酸软的情况发生。所以中医认为肾气不足是导致小脑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

当人体肝血不足时就会影响到筋骨的正常功能,使筋骨失去濡养而出现无力,所以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药等。

5、补气养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可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气行则血行;同时气能生血和促进血液的运行。因此补气养血可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6、益肾健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脾为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和营养输送至全身各处。


“补髓健脑汤”优势:第一步:通过补血、补气、生血、填精补血、祛瘀生新等来达到补血——造血——养血。从而使气血充沛,筋脉得到濡养,改善无力和萎缩。

第二步:健脾益胃;对于阴阳不平衡者,应给予攻实补虚、升降,并通过温寒相适方法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消除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反应迟钝等症状。

第三步:以养阴益肾、填精补髓,壮筋骨,来改善脑部供血,增强智力,恢复肢体功能。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春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春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春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