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一场闹剧?剧情反转!国家卫健委紧急发文: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变!

2022-12-18| 发布者: 宜春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刚刚出台的所谓“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仅两天的时间就宣布夭折。根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卫健委宣称所谓的“...
医疗事故律师,医疗纠纷律师,律师免费咨询,云南医疗律师

刚刚出台的所谓“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仅两天的时间就宣布夭折。

根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卫健委宣称所谓的“指南、专家共识”等属于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

日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颁布。该指南由以心血管科和高血压为主的多领域专家研究制定,形成了针对高血压的44个关键临床问题和102条推荐意见。其中,新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其实,在2018年之前,连140/90mmHg,对于年龄大一点的,许多医生内心习惯上都不认为是高血压,只是大家觉得理想值是120/80mmHg罢了。

但在2018年6月9日之后,第28届欧洲高血压与心血管保护会议,发布了由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同制定的ESC/ESH2018高血压指南,将标准修改为130/80mmHg,当时国内一片哗然,但几乎所有相关医学行业学会和协会均异口同声表示,不会盲从。

可谁也没料到,仅仅时隔5年,《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却终于与国际接轨了。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电子血压计产量保持高速增长,近4年来年均保持25%以上的增速。在140/90mmHg的诊断标准下,2020年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约为956亿元,同比增长8%,机构预计,2022年我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035亿元。

新《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收缩压130-139mmHg或/和舒张压80-89mmHg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为2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或1级高血压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为高血压高危患者;1级高血压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为非高危患者。

新《指南》认为,将患者分级有助于简化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且满足指定启动降压治疗决策的需要。高危患者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非高危患者进行3~6个月生活方法干预,若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全球有12.8亿高血压患者,据2022年卫生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现患心血管病人数已达3.3亿,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团队预测,随着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将超过6亿。这意味着,诊断标准的下调,将使中国多出来近4亿高血压患者。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15日,国家卫健委通过官微发文宣布: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为什么2017年美国执行的130/8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我国不能执行呢?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表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不符合我国国情。

“130/80毫米汞柱”的诊断标准唯一的优势在于,提醒大家要重视高血压的危害,定期复查血压,对于潜在的高血压,提前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130/80毫米汞柱标准”的负面影响更大。

一是造成恐慌情绪。

标准修订让我国高血压患者一夜暴增3亿以上,让18岁以上的成年人半数以上都成为“病人”。让他们产生的焦虑、紧张、恐慌情绪,可能远大于他的获益,容易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升高。

二是没有实质意义。

相比“140/9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人群,“130/80毫米汞”对患者的危害仍然是较小的,与其夸大它的危害,不如专家们认真研究,如何有效控制“140/9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对老百姓健康贡献更大。

毕竟,对现有高血压的控制仍然效果很差,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很低,我国目前的高血压控制率仅为15%左右,农村不足6%,用心改变目前高血压的控制率,比扩大高血压诊断范围,更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出现。

三是加剧药物经济学的负担。

扩大范围后会导致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大大增加医疗、经济、财政、医保等多领域的负担。

当然对于“准高血压”的朋友来说,要看到新标准的制定对个体带来的好处。

医学研究早已证明,血压超过130/80毫米汞柱以上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血压水平呈正比关系。

经常重视自己的血压,定期监测,熟知导致高血压的多种危险因素,积极运动锻炼,戒烟,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如果按照相关协会的新标准,我国将多出4亿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计、药物等需求会大幅增加,对于相关上市公司无疑是实质性利好。在此利好刺激下,高血压概念股异军突起,京新药业、华海药业、信立泰等周一大涨。不过卫健委一锤定音:“你们说的不算,仍按原标准执行”!这下子剧情就反转了,“4亿高血压患者”得而复失,新增的大市场一下子就没了。研究员们本来正在奋笔疾书的高血压概念股研报直接废掉了,股民买入高血压概念股,这下子也要凉了……

本文信息来源:金融界、江淮医学、腾讯新闻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春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春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春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