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酒的起源非遗在永丰|酒史说略

2022-11-17| 发布者: 宜春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酒的起源非遗在永丰|酒史说略考古和文献资料记载表明,从自然醒酒到人工造酒这一发展阶段大约在7000至10000以...

酒的起源非遗在永丰|酒史说略



考古和文献资料记载表明,从自然醒酒到人工造酒这一发展阶段大约在7000至10000以前。九千年以前,地中海南岸的亚述人发明了麦芽啤酒;七千年以前,中东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葡萄酒;从出土的大量饮酒和酿酒器皿看,我国人工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距今亦有约七千年。

01自然酒阶段

含有糖分的物质,如水果,蜂蜜、兽乳,很容易受到自然界中的发酵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酒。所以,我们认为最原始的酒,应该是由含糖水果自然发酵而成。众所周知的猿酒当是自然酒之一。




02第一代人工饮料酒(距今约7000到10000年)

人类最早的人工饮料酒的发明,则是游牧时代用兽乳酿造的乳酒。因为兽乳中含有乳糖,能自然发酵生成乙醇(酒精)。这种乳酒,古称醴酪[lǐ lào]。

也就是说,第一代人工饮料酒,不添加任何糖化发酵剂,全靠自然形成。

今日的内蒙、西藏、青海等地的少数民族,仍保留了这种兽乳制酒的习惯。



03第二代人工饮料酒(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年)

我国第二代人工饮料酒是水加了糖化发酵剂来酿成的,又称人工发酵酒(针对非蒸馏酒而言),亦简称发酵酒。

糖化发酵剂(曲蘖niè)分为天然曲蘖酿酒和人工曲蘖酿酒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天然曲蘖酿酒(农业之初)
我们祖先因认识到野生植物的淀粉种子可以充饥,便搜集贮藏以备冬用。由于当时保存的方法原始、粗放、条件差,谷物在贮藏过程中受潮发芽,长霉的现象比较普遍,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芽长霉的谷物,形成了天然的曲蘖,遇到水以后自然会发酵生成酒。
这一阶段的曲蘖是不分家的,是混合在一起的。
第二阶段用曲作酒,用蘖作醴(阶级社会出现的商周时期)

到了农耕时代的中、晚期,曲蘖分为曲、蘖(谷芽)、黄衣曲(糖化用曲、酱曲、豉曲)

人类把用蘖(niè)酿制的“酒”称为醴(lǐ),把用曲制作的酒方称为酒,实现曲、蘖分家。醴盛行于夏、商、周三代,秦以后逐渐被用曲酿造的酒取代。


04粮食出现的年代

我们平时所指酒的起源,系指粮食酒的出现,也就是发酵酒的出现,是在第二代人工饮料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时人类社会已进入以农耕为主的原始社会,这已经从地下出土的大量饮酒、酿酒器皿中得到证实。




曲和发酵酒的发展

西周:

公元前11世纪不但设立了专门机构,指定专职官员来管理酒的生产,还制订了酿酒的工艺操作,这些都促进了酿酒技术的发展。


秦汉:

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一是研究原料,并进行分级;二是曲的品种迅增加,仅汉初杨雄在《方言》中就记载了近10种。最初人类用的是散曲,至于大小曲出现的时同一般认为大曲是秦汉以前,而小曲稍早,当在战国以前。


北宋:

窦革的《酒谱》,朱翼中的《北山酒经》等都系统地总结与记载了大量的制曲和酸酒的工艺方法,如酒坛内部涂蜡或漆;新酒必须杀菌,煮酒用松香,黄蜡作消泡剂;榨酒用压板,装坛酒应满;制曲原料不蒸也不煮,用生料,上次老曲涂在生(新)曲外面(类似接种)等等。

北宋的又一大进步是红曲的发现与应用。明代李时珍和宋应星分别在《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蒸馏酒的出现


蒸馏酒今多称为白酒,大约开始于八百年前的宋金时代,又叫烧酒,是我国的第三代酒。这是我们祖先为了提高酒度,增加酒精含量,在长期酿酒实践的基础上,利用酒精与水沸点不同,采用蒸烤取酒的方法获得的。


当今,高科技的浪潮更使得酒的王国群芳争艳,千姿百态,酒厂无数家,名酒数以百计,酒的芳香酒进了千家万户,飘遍了天南海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干货内容与你分享!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春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春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春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