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三)

2022-11-01| 发布者: 宜春生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想知道新年的由来吗?想知道关于白蛇的传说等等奇幻的故事吗?“故事口袋”里什么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还...
想知道新年的由来吗?想知道关于白蛇的传说等等奇幻的故事吗?“故事口袋”里什么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还有趣味问答环节,快打开口袋吧!
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没人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

二年级语文上册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的凉棚。
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
这块石头就像一只没有开屏的孔雀,它孤傲的站在绿树丛中。
有----,--极了。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地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美丽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打篮球的、捉迷藏的、跳绳的、跑步的,热闹极了。
每当--,就--。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致金光闪闪的雄鸡。
每当走进教室,我就开始里一天的学习。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诗
的大意是: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
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
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诗人流露
出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
《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
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
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人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人客
船。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字词句运用
鞋: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鸟窝。
柳条:长长的柳条像姐姐的辫子。
枫叶:火红的枫叶像张开的手掌。
路灯:整齐的路灯像一个个士兵。
云朵:白白的云朵像蓬松的棉花糖。
椅子:妹妹的椅子像舒适的摇篮。
胡子:爷爷的胡子像刷子。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作
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词的大意是:
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
千顶帐篷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诗人被风雪交加
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
《四季之美》作者是日本的清少纳言。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
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
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
《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
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情
景,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春生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春生活网 X1.0

© 2015-2020 宜春生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