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尼龙门绳 http://www.tzlift.com/aqs/647.html 很多人说上海市费心费力引进特斯拉就是为了让特斯拉成为池塘里的大鲶鱼,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刺激国产品牌的求生能力。 真的是这样么?难道上海市的眼光就只能看这么点远?而且上海也没有新能源车企啊,莫非真的是以振兴国产为使命? 大叔认为不然,其实极少有人看透上海市这波操作背后的真实目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上海引进特斯拉给了哪些大红包: 1、允许特斯拉100%独资控股,这在国内可是首例。在以前不管是大众丰田还是奔驰宝马,想要进入中国都需要与中方合资,并且中方占股要在50%以上。2、直接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划拨1290亩地,租金只有市场价的百分之十,并且还提供100亿的年利率3.9的贷款。3、为特斯拉修改新能源补贴政策。 那么这些优惠是无偿送给特斯拉的吗?上海市当然没那么傻,拿了这些大红包特斯拉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目标:根据协议,特斯拉需要在未来5年内完成对上述工厂140.8亿元(约合20.3亿美元)的投资。同时,从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年须上缴22.3亿元(约合3.23亿美元)的税收。 但是上海市差这点钱吗?140亿元的投资对于上海来说还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那是22.3亿的税?呵呵,年纳税22亿在上海只能排前30而已。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这些年度纳税额动不动就超百亿的“大户”在,特斯拉的到来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那么,上海究竟看中了特斯拉的什么? 在协议中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3年内完成所有配件国产化,未来特斯拉的配件国产化率将要达到100%!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在上海将产生一条完整的高端智能电动车产业链,像底盘、电控系统、电池、自动驾驶套件等等,而这些国产化配件呢也可以装配在国产智能电动汽车上。另外,特斯拉还拥有“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被誉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这会给上海带去多少发展全自动生产和智能生产线的经验; 尽管特斯拉被在很多地方被吐槽,但是不可否认其作为汽车业的“黑马”,是全球创新型企业的标杆。无论是大量先进的技术理念,还是其特立独行、大胆创新的企业精神,特斯拉都能给上海带来庞大的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在想借鉴中国手机产业,那么我们对照来看。当年刚引进苹果手机,以富士康为代表,苹果直接在中国孵化出来一条完整且强大的产业链。尤其以环绕富士康的珠三角最为显著,在华强北分分钟就能组装一台完整的苹果手机出来。你看中国排名前列的手机品牌其总部是不是都坐落于珠三角?深圳的华为、联想、中兴,东莞的OV,珠海的魅族,只有小米在北京。而上海由于缺席可以说是错过了智能移动终端带来的巨大红利,让深圳这座曾经的“小渔村”在盖过了风头。 未来智能汽车将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风口,这已经是科技界共识。上海本身在传统汽车产业上就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今上海与特斯拉的合作已经初显威力,可以预见未来在上海或许会抓住下一个十年,深圳有压力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