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培养了我,但美国再乱我也不会回中国。” “哈佛的学术研究氛围很好,我很喜欢哈佛。” 这是物理天才尹希在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他曾经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12岁就考进中科大少年班。 他曾被祖国寄予厚望,17岁就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最后,他却留在了美国,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物理天才尹希到底因为什么原因不回中国? 如今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天才少年,惊艳众人 尹希,1983年出生于河北,父母是地质大学的工程师,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 从小,他就被父母悉心培养,父母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 他也非常争气,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当其他的孩子在玩玩具、在外面追打的时候,他则在家里面背古诗、做数学题。 其他的小朋友来找他玩,他则指了指书本:“我现在就是在玩啊。”对于他来说,学习竟然像是在玩游戏一样。 父母当时也没怎么注意,后来他们才发现,尹希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以及天赋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在尹希二年级的时候,他看见家里有一本大学的微积分教程,便兴致冲冲地拿起来看。 母亲看见了有点生气:“你看得懂吗?这个等你以后再看,不能好高骛远。” 小尹希却写下一个公式,跟母亲讲起来头头是道。 母亲这时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小尹希不是普通人。 于是在9岁的时候,父母将他送到了北京市第八中学智力超常实验班。 看这个班的名字就知道,能进入这个班级的同学,都是天才般的存在。 可是尹希在天才班依旧是第一,老师讲课的方式非常快,经常是跳跃式的讲法。 下面的天才们老老实实地做着笔记,唯独尹希一个人笔都不动。 老师想着,我怎么也是天才班的老师,还治不了你了。 于是故意给尹希出难题:“尹希,把我刚才讲的十一个解题方法讲一下。” 其他同学平时也有点讨厌尹希的高傲,正等着尹希出丑。 没想到的是,尹希一字不落地说了出来,而且还自己加了一种解题的方式。 后来回到家里,尹希跟母亲说了这件事,说:“我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我已经刻在了脑子里。” 尹希也并不是不玩游戏,他偶尔玩电脑上的“扫雷”游戏。 一般的人玩通常需要点一个,然后思考一下再往下点。 而据尹希的同学说,尹希玩扫雷,鼠标就一直点个不停,没有间断超过一秒钟,可见其思考速度之快。 尹母:专注和坚持成就了小天才 当时有记者专门去采访尹希的母亲,询问是否有特别的培养方式。 母亲则说,完全没有啥特别的,就是尹希喜欢什么就给他买什么。 不过尹希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专注。 他小的时候喜欢画画,一画就能画两三个小时,无论别人在旁边怎么打扰,他都不会受到影响。 还有在参加北京八中的入学考试的时候,有一项是测试体能的。 老师要求所有考生尽自己的能力绕着操场跑圈,能跑多少圈就跑多少圈。 其他的孩子跑了几圈就停了下来,尹希却一直跑,直到实在跑不动了才停下来,一共跑了41圈。 裁判老师十分震惊,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学生”。 中科大少年班 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也容不下尹希了,老师觉得已经教不了他了。 于是推荐尹希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是特批成立的、专门为培养天才而设立的。 不过要进入天才少年班,可是有着十分严苛的考试。 1996年,12岁的尹希以全部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成为班里最小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跟高年级的同学一起讨论。 仅仅12岁的小尹希,居然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让天才扎堆的少年班同学们也刮目相看。 老师讲得不能够满足他,他就把剩下的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里。 尹希看书看得很快,通常是一目十行,图书馆关于物理学的书,差不多都被他翻了一个遍。 他问大学老师,哪里的物理科学最发达,老师告诉他美国的物理学是最顶尖的。 在大学5年本科之后,他就向美国的大学提交了申请书。 申请书刚发出去,美国的几所常青藤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就一个接一个来。 人才在哪里都是抢手的,何况是尹希这样的天才中的天才。 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都为他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最后,17岁的尹希选择进入哈佛大学硕博连读。哈佛大学表示:这是我们的荣幸。 2001年8月3日,年仅17岁的他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开始了海外求学之路。 哈佛大学汇聚了全球的顶尖天才,17岁的尹希在哈佛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哈佛天才博士 到了哈佛之后,尹希仍然是同届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个。 选择专业的时候,他选择了理论物理专业,这是物理学中最具挑战性的专业,爱因斯坦、霍金斯都是搞理论物理的。 理论物理学本来已经足够难了,尹希又选择了理论中最难的一个——弦理论。 导师虽然听说过了尹希的天才事迹,但一开始也怀疑尹希是否有这个能力。 不过后来尹希的表现刷新了他关于天才的认知。 弦理论非常晦涩难懂,也让尹希极度热爱。搞不懂,他就整天整夜不吃不喝地研究、攻克。 凌晨三四点钟的图书馆,常常有他的身影,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饿了就买几个面包对付一下。 天才的头脑,加上拼命的努力,再难的难题也难不住尹希。 后来,他还不仅理解了弦理论,还将这个理论往前再进了一小步。 他在弦理论的贡献让他获得了一个称号:“弦理论小王子”。 优秀的尹希完成了博士期间所有课题任务,还发表了许多篇震动学术界的论文。 2007年,年仅23岁的尹希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哈佛最年轻的正教授 为了避免学术界形成派系,哈佛有一个规定:所有的哈佛毕业生不得留校。 但是这一次,哈佛实在不想放过这个天才。 经过慎重研究,哈佛为尹希破了例,这也是300多年来头一次。 于是博士毕业之后的尹希成为了哈佛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那一年他24岁! 在校园中,尹希常常被误解成是本科的学生,许多第一次上他课的同学,经常会以为这个本科生走错教室了。 上课铃响了之后,他们才吃惊地发现,这个年轻人居然是他们的老师! 留在哈佛后的尹希如鱼得水,继续在物理领域攻关黑洞、弦理论等难题。 2013年,他获得了物理学界的奥斯卡奖——斯隆研究奖。 2015年,31岁的他晋升为正教授,成为哈佛物理系最年轻的正教授。 2017年,他又获得了“物理学新视野奖”,再度惊艳众人。 尹希现状 尹希在美国的小日子过得还挺不错。 据尹希的同学透露,目前尹希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 在学术上,他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颇受哈佛大学的重视。 在生活上,他也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美国女生,两人结婚之后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 不过,他在一次谈话中表示,自己最后悔的事情是没有早点成家,让父亲看见自己的老婆和宝宝。 人物争议 不过,在这个天才的身上,却有着一些争议。 其中最大的争议便是他为什么不回国的讨论。 尹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在中国上了实验班、少年班。 可以说,是中国培养了他。 那么他为什么不像其他天才一样回国呢? 记者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询问过他此类问题, 他的回答是:“哈佛大学的学术氛围很好。”而言外之意则是国内的学术氛围不行。 有一次,记者又问起这个问题:“美国的治安环境很乱,你为什么不考虑回中国呢?” 可能是被记者们问烦了,他回答道:“就算美国再乱也不会回中国。” 这是个人的选择,旁人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 虽说科学没有国界,在哪里做科学都是为推动科学进步。 但是科学家应该是有国界的,有爱国之情的。 和尹希有着类似经历的曹原则坚定地选择了回国:美国绿卡有什么牛的,我要回国! 朋友们,你们是如何看待天才尹希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呀。 http://www.chushuping.com/chubanzhishi/ ![]() |